这次,中医药能否扳回一局

治疗白癜风抹什么药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098.html

作者:医药雨人

曾在年SARS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中医药,面对这次疫情,能否在质疑声中扳回一局?

中医药总是舆论的众矢之的

前两天朋友圈还在刷屏讨论CDC有没有隐瞒“病毒人传人”真相,引得全网一片热议。到了前天晚上,上海药物所的一则双黄连或可抑制病毒的小科研文章,被一些媒体引申为中医药界又趁机放“卫星”,引来很多百姓抢购双黄连。

当全网断货的时刻,立即有人抨击购买双黄连的百姓交了“智商税”,接下来又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医中药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临床作用的讨论。

近几年,每当中药被证实出不良反应、致癌作用的时候,中医黑们总是非常及时的把舆论的风口浪尖掀到最高潮。每一次舆论过后,中医药总是被舆论以及媒体面前被贬损得招架不住,体无完肤。中医中药的地位岌岌可危。

尤其在最近的医保改革中,中医药在处方药的地位一再下降,很多原先的大品种中成药一度成为边缘产品。

中医药是否能有机会再度证明自己?!

我们总是说,中医药每次都在大灾大疫面前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

钟南山院士曾说中药对抗SARS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报道,年非典期间,广州中医院收治了73例病人,均采用中医治疗,没有一例死亡,也没有一例采取激素治疗后的股骨头坏死,病人全部康复出院。没有一例发展到重症,没有一例死亡。治愈率%。

后期医院收治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死亡8人,死亡率1.18%。治愈率是98.8%。

医院共收治了1多例发烧病人,一入院就给病人每天喝中药,最后从1多个发烧病人中只筛到22个确诊。

新加坡等地区的临床医生也反馈采用中药经方“达原饮”等对SARS病人进行处理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已故老中医邓铁涛曾说:“SARS是中医药命运的转折。”

可惜,当时并没有来得及开展更深入的临床研究,SARS疫情就很快消失了。在非典走后的17年间,关于抗SARS病毒的中医药研究也没有得出明确的成果。由于当时没有按照现代循证医学开展临床试验,很多宝贵的临床经验没有再次得到验证的机会。

因此,非典期间中药对抗SARS的战果并没有完全获得医学界的广泛支持,至今仍有很多人对中医中药的疗效持质疑的态度。

然而,历史总是似曾相识。

时隔17年,SARS的亲戚汹涌而来。在年初这场对抗病毒肺炎的战役中,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工作指示中也对中医中药寄予了厚望。国家临床专家组中特意安排了中医中药的专家,要求给予中医药在对抗疫情的战役中有实战的临床机会。

春节前后的十几天时间里,国家卫健委就更新了四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指南》。

《指南》第一版和第二版的临床方案中对中医中药只字未题。

但是,从1月22日颁布的第三版开始加入了中医中药的内容。

从第四版开始更是把不同医学临床期的的中医中药的具体诊断和处方的方案加入进去。同时期,各省也纷纷结合本省时运气候等情况出台相应的中医中药方案。

相比之下,由于没有明确的抗病毒药物,以及针对病毒的疫苗,国家卫健委的四个版本的诊疗指南中现代医学部分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抗病毒措施依然还是a-干扰素,以及抗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重症患者的抗炎措施依然是糖皮质激素,以及呼吸支持等。

刚刚发布的第五版《指南》增加了静脉注射利巴韦林,以及中药注射剂血必净作为重症患者的重点推荐。此外肠道微生态调节剂也被提出来。

2月4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发布会上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一直在强调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中医药在缓解患者症状、延缓或者减少轻症发展成为重症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都是有临床数据和案例可以验证的。

在这份方案里面,中医专家们把疫情的防控诊疗分为四个阶段

1、医学观察期(隔离居家者,轻症疑似患者)

对具有乏力伴有胃肠不适者,推荐使用藿香正气丸,水,胶囊(广东省则推荐使用藿朴夏苓汤加小柴胡汤);

对乏力伴有发热者,推荐使用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防风通圣丸等抗热感的中成药。

2、临床治疗期(已经确诊的住院病人)则详细按照病症的阶段分别给予处方推荐

初期:寒湿郁肺。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或无热,干咳,咽干,倦怠乏力,胸闷,或呕恶,便秘。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脉濡。

中期:疫毒闭肺。临床表现为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腹胀便秘。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气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重症期:内闭外脱。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动则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恢复期:肺脾气虚。临床表现为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具体的处方见下图

摘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指南》第四版

并且在中期推荐使用中药注射液喜炎平、血必净;重症期推荐使用血必净、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在2月3日刚刚颁布的第五版指南中,对于重症期病人增加推荐了中成药,苏合香丸以及安宫牛黄丸,将中药注射液“血必净”作为重症患者的重点推荐,显示了国家卫健委专家们对中药的辅助治疗的进一步期待。

第四版与简单推荐了几个中药方子的第三版相比,能够按照病情的进展阶段进行处方要进步了很多。对居家医学观察的病人,以及发热门诊病人,急诊留观病人,以及住院病人,以及康复病人都覆盖到了。

在没有明确的抗病毒药物的前提下,根据时令季节气候的特点,调节病患的体质,保存病患体力,恢复机体平衡,这正是中医药擅长的地方。但是中医讲究一人一方,各地根据时令和地域特点还会有所调整,这就给评价中医药在此次疫病防治的效果评价造成了难度。

相较而言,血必净在这次第五版的推荐中,能否抓住疫情的机会,进行科学的临床评价,也十分让人期待。

中医药防控疫情的战役有效组织了吗?

好消息是他们已经上路。

从新闻中看到,1月31日国家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正式接管医院隔离病区的第3天,所负责的两层病区共收治患者67人,其中危重症4人、重症16人,均开展了中医药治疗。

武汉患者在中医指导下练习八段锦进行康复

1月31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院“肺炎1号方”制剂注册纳入应急审批。

原因是:广州八院用肺炎1号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的轻症患者50例,经1周临床观察,全部体温恢复正常,50%患者咳嗽症状消失,52.4%咽痛症状消失,69.6%乏力症状消失,总体症状明显好转,无一例转重症。广州八院医院,肺炎一号方是广州八院中医科研制。

医院在1月24日就发布了《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协定方(第一版)》,在临床治疗中,初步观察发现,中医经验方在减轻发热咳嗽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及提升人体免疫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2月1日,湖北副省长杨云彦表示目前在不断完善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在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之中,加大了中医药诊治的力度,多位院士参加到了这项工作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湖北日报》报道,2月3日上午,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队接医院南楼感染一区8名确诊患者出院。8人中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26岁;其中重症6例,轻症2例。

医院出院的患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的思路

河南提出:

一、没有中医医医院要立即安排中医参与治疗;

二、医院至少有一名中医医师参与诊疗,提供中医治疗意见;

三、确保所有确诊病例尽早、及时、全病程使用中医中药;四、确保中西医协同机制落实,有效发挥中医中药的治疗作用。

早在1月27日,河南省紧急召开一个全省的视频会,宣布一个决定: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例全病程使用中医中药。河南说的是对确诊病例全病程使用中医中药。这已经是非常有魄力的睿智之举!

河南省要求对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开展中医药防治进行指导,开展中医救治培训、疑难病例和重症病例会诊,总结完善诊治经验,形成省级中医药防治方案。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应至少有一名中医医师参与确诊患者诊治,负责中医诊疗方案的拟定和中医辨证施治,接受区域内专家指导组指导。

河南给一线医护人员发预防中药

2月2日,武汉市新冠肺炎指挥医疗救治组发布了更新的中药协定方案。看下图。

2月2日下发的武汉市中药协定方案

2月3日刚刚颁布的第五版《指南》又增加了几个中成药,并提高了中药注射液血必净等在抢救危重病人中的临床地位。

中药是否比直接抗病毒药物更有优势?

很多人现在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unqing.com/jbjb/7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