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讲堂长期使用激素,当心股骨头坏死

陈阿姨是一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口服激素治疗已有5年,偶尔一次过度劳累之后关节肿痛明显加重,遂自主将激素加量,效果甚好,久而久之便养成习惯,但凡感觉不适就激素加量,谁知更大的危险还在后头。近2周,陈阿姨突然感到髋部疼痛,伴明显的压痛,双腿迈步困难、跛行、活动受阻,于是再次加大口服激素量,然而这次疼痛非但不减,反而更加严重了,医院就诊。经化验、拍片后,医生给出了诊断结论:激素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那么,陈阿姨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这个病严重吗?有什么治疗方法?怎么预防呢?

1

好发于哪些人群?

激素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好发于不规律激素治疗、久服激素且剂量偏大者,坏死通常发生于服用激素半年以上,据报道最短的仅1个多月,长的可5-6年后方才发生。除了剂量之外,该病与激素的摄入途径也有关,关节腔内注射静注口服。

2

是如何发生的?

激素并非直接引起骨细胞坏死。长期、大量、不规律服用激素可导致细胞脂质代谢紊乱,引起高脂血症、脂肪沉积和变性,增多的脂肪细胞压迫骨细胞使股骨头内骨细胞脂变、坏死,这是激素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激素可致血小板生成大量增多,使血液黏度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引起血管炎,促使微血栓形成,微循环灌注不良,这是导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激素可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减少蛋白质及粘多糖合成,使骨基质形成障碍,引起骨质疏松。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最终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3

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

临床上激素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并不少见,早期表现为腰痛,臀部、髋关节周围、大腿内侧或前侧疼痛,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可为隐痛、钝痛、酸痛或针刺样,伴压痛,髋关节外展、外旋活动明显受限,无法弯腰穿袜,上厕所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上下楼梯腿部弯曲不利,患肢畏寒、无力、易疲劳,这些症状不一定同时出现,短时间出现后会消失,但反复发作;中期症状非常明显,疼痛加剧,行走跛行,一般为短缩性跛行;晚期跛行进一步加重,明显感觉腿短,行走困难。

4

影像学上有何改变?

I期X线片可无异常,CT可见股骨头骨小梁增粗呈星芒状;

II期股骨头出现囊变,X线可发现较大囊性改变,CT可发现X线不易检出的较小囊性变,可见新月征;

III期X线和CT均可见股骨头变形、边缘粗糙,呈扁平虫蚀状;

IV期X线和CT均可见髋关节塌陷,股骨头明显变形、密度不均匀硬化。

5

如何确诊?

通过X线和CT检查,结合用药史和临床表现即可明确诊断。

6

怎么治疗?

应早发现、早治疗,治疗不当/不及时会导致患者终生残疾。治疗方案应根据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制定,早中期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理疗如电针疗法、高压氧等;功能锻炼应以主动为主、被动为辅;治疗目的是降低骨髓内压力,改善血液微循环状态,促进坏死骨的吸收和修复。手术治疗可采用髓心减压术,若股骨头完全坏死而无再生可能,则可置换人工股骨头。

7

怎么预防?

(1)服用激素时从小剂量开始,遵医嘱用药,不得随意加大剂量;

(2)按照生物钟规律服药,每日清晨口服一次,以最小的剂量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并最大化降低其不良反应,预防股骨头坏死;

(3)对于需要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可通过血脂水平的监测或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如降血脂、抗高凝、防治骨质疏松等,以保护股骨头;

(4)平时进行适当的、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和骨骼血液循环,防治骨质疏松和股骨头坏死。

8

小结

激素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治疗地位毋庸置疑,它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成为救命的神器,使用不当则可引致严重并发症。

激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感染、高血压、高血脂、应激性溃疡等。而另外一种不良反应即无菌性骨坏死,却往往易被医生忽视,但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最好发于股骨头,可能与股骨头的解剖、承重和血供相关。

激素的应用应严格遵医嘱服用及增减量,不用随意使用或超大剂量使用。在此,也呼吁广大患者,久服激素期间一旦出现髋部疼痛、跛行等不适,应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内容转载自







































白殿疯开始长在什么地方
呼和浩特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unqing.com/jbjc/14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