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通常影响30-50岁年龄段的人群。文献报道,在美国,年人均发生率在2万-3万之间,约有5%-12%的髋关节置换患者诊断为股骨头坏死。尽管临床研究证明有较多的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但目前其具体的临床病理过程仍不清楚,细胞死亡是大部分病变最终的结局,而造成细胞死亡的因素包括:缺血,直接的细胞毒性,干细胞分化异常等。该病持续进展,可导致股骨头塌陷和髋关节的破坏。
目前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激素使用,嗜酒,创伤,凝血功能异常等。股骨头坏死部位的大小,部位等是疾病进展的预测因素,可通过MRI进行准确的评估。
内科药物和生物物理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尚不确切,远期需要更多的研究。手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金标准,手术方案的选择取决于患者个体因素和病灶的特征。若出现股骨头塌陷,髋关节置换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一、髋部外伤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原理是什么?
髋部外伤最多见的是股骨颈骨折以及髋关节脱位,这两种损伤均可导致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中断,继而发生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的血管分布多分为三束,第一束为圆韧带动脉,供应股骨头的内上部分,第二束为外骺动脉,供应股骨头的外上和大部分股骨颈,非常重要;第三束为内骺动脉,供应股骨头的内下部分。股骨颈骨折整复固定后多损伤了外骺动脉,髋关节脱位后多损伤了圆韧带动脉。股骨头坏死就像是一片稻田里缺少了最重要的一支灌溉渠,出现了干旱,干裂,虽然还有其它的分支渠,但是稻田不能得到正常的水分,旱死只是早晚的问题。据统计,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在50%左右。
二、怎样认识酗酒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
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在我国北方地区较多见。这是由于酒精可引起肝脏损害,使肝脏内脂肪代谢紊乱,产生的脂肪栓子堵塞了股骨头内的血管所致。长期大量饮酒,亦可出现血流减慢,血液呈高凝状态,而血液凝固性增高容易形成栓子,栓子一旦堵塞股骨头的小动脉,就会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因此,长期大量饮酒也是此病的罪魁祸首。
三、在什么情况下应用激素容易导致股骨头坏死?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现在社会上应用激素越来越多,强的松、可的松、地塞米松、氟美松等都属于此类激素,不正当的应用或者大量乱用,均可导致不良的后果。另外,病人体质对激素的敏感性也是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人统计,如每天使用强的松15毫克,连续1个月,股骨头便有坏死的可能。当然,短期内大剂量应用激素的危害更大。
四、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什么会出现股骨头坏死?
至今股骨头坏死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间关联无明显证据。但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本身是引起股骨头软骨的破坏,引起局部灶性血管炎或者血管周围炎,导致内膜增殖从而诱发缺血性骨坏死;但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伴随应用激素药物治疗,所以股骨头坏死可能是激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还有可能是双重作用的结果。
五、强直性脊柱炎和股骨头坏死的关系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约有80%的病例累及髋关节病变,髋关节早期可有骨质疏松、关节囊膨隆,股骨头软骨下骨可见细小而不规则的骨质破坏和囊性变,加上后期应用激素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激素的应用加速了股骨头坏死。但是这种坏死股骨头轮廓一般不塌陷,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所差别。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