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绽放异彩,聚焦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此次进博会上,礼来制药(中国)携银屑病新药拓咨(依奇珠单抗注射液)首次亮相,并在场内举行礼来制药商业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暨拓咨经销商上市会。
礼来制药(中国)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举行银屑病创新生物制剂拓咨(依奇珠单抗注射液)的经销商上市会,并与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药控股等17家全国性及地区性龙头经销商达成协议。
本次签约仪式共邀请到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药控股等17家全国性及地区性龙头经销商出席,礼来制药(中国)与经销商战略合作伙伴在现场达成了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多款产品的采购意向。
此外,国内知名银屑病领域专家学者复旦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医院)所长张学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郑捷教授、医院皮肤科主任顾军教授出席,并就银屑病的诊治现状进行了探讨。
中国银屑病患者治疗陷入误区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一旦患病,无法彻底治愈。据相关数据显示,银屑病现已成为世界四大皮肤顽疾之一,目前中国约有万银屑病患者[1],并有逐渐升高趋势。
患者在不断增加,但社会对银屑病的认知却没跟上步伐。从贴在电线杆上根治“牛皮癣”的小广告、家中长辈依旧迷信不靠谱的偏方治疗、旁人害怕被传染避开患者,就可看出人们对银屑病的误解有多深。
有患者曾在公众平台上写下了自己的治病经历:在医院确诊银屑病后,家人觉得这类疾病的治疗需要用偏方,而在听从家人的意见,选择用牛的胎盘烤干磨成粉末状和食用香油搅拌后替代药物使用后,结果病情愈发严重。
针对这一现状,复旦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医院)所长张学军教授坦言:“很多患者将银屑病误认为皮肤癌,在患病后严重影响到自身心态,以致于陷入误区,耽误治疗。其实,为了改善这一状态,医学界有针对性地刊发了《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助力公众和医生合理应对银屑病。”
复旦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医院)所长张学军教授
在谈及银屑病合理治疗的重要性时,上海交通大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郑捷教授也表示,患者和医生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应将疗效和安全性放在首位。
“许多基层患者及医生选择的治疗方式大多比较传统,安全性和疗效性也难以把控,更有部分患者觉得偏方治疗银屑病起效明显,但实际上,这些偏方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激素,如果使用不恰当,可能导致股骨头坏死、肥胖等副作用。”郑捷教授说道。
上海交通大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郑捷教授
不难看出,当下,如何才能实现规范化诊治已经成为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