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火神坐镇南阳滋养堂

  清末光绪年间,成都府知府朱大人的夫人患吐血病,已经1年多,医药无效,成都府属16个州、县,纷纷推荐当地名医来为夫人治病。他们或认为夫人的病是血热妄行;或认为是阴虚火旺,逼血外溢。结果愈治愈坏,日趋严重。经人推荐,请名医郑钦安来府诊视。当日郑钦安诊见夫人面容苍白,虽是夏至季节,床上还铺着皮毡,盖着丝绵大被,显得十分怕冷。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诊毕,郑钦安处方:炙附子g,炮干姜g,炙甘草60g。

  朱知府看方后瞠目结舌,原来此方干姜、附子都是大热之药,且量大超常,治此等呕血重症,焉有不惊之理。孰料,药后病人自觉周身凉爽,胸口舒畅,吐血竟然止住,而且吃了两小碗稀饭。病入坦途,由此而愈。朱知府为表谢意,特赠郑钦安金匾一块,上书“医宗仲景”四字。

  上述案例知府夫人吐血年余,竟用大剂附子、干姜投治,应手而愈,实在令人惊叹,大开眼界。主治者郑钦安,就是火神派的开山宗师,本案生动的体现了火神派重视阳气的学术思想和擅用附子的独特风格,使我们领略到火神派学术思想的核心精神。

  火神,喻称“善用热药之良医为一炉火也”,是对擅长应用附子等辛热补火(阳气)药物医家的称谓,称某医家为“某火神”者,显然含有对其擅用附子等热药的推崇和赞许。所谓火神派,是指以郑钦安为开山宗师,理论上推崇阳气,临床上强调温扶阳气,以擅用附、姜(生姜、干姜、炮姜)、桂(肉桂、桂枝)等辛热药物著称的一个医学流派。其中,尤以擅用附子为突出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讲,不擅用附子,就不成其为火神派。反之,擅用附子者,也就具备了火神派的风范。

  火神派诞生于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因此有学者称之为“传统国医中最年轻的一个流派”。百余年来,传其学者代有其人,著名的有吴佩衡、祝味菊、范中林、唐步祺、卢崇汉等,他们均被称为“某火神”或“某附子”,于今在医林中依然独树一帜,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推崇、传承其学者可称方兴未艾。

  任何一个医学流派的创立和发展,都必须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以郑钦安为代表的火神派学术思想最主要的是:以阴阳为纲,判分万病,“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是其最基本的学术观点;重视阳气,强调扶阳是其理论核心;临床擅用附子,对姜、附等药物的应用独树一帜,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对阴证的认识十分全面,对阴寒偏盛导致虚阳上浮、外越所引起的阴火(假热)证的辨识尤其深刻,独具慧眼,此为其学术思想最精华的部分;同时提出阴阳辨诀,“用药真机”,作为辨别阴阳的纲领,可谓经世致用。

  宗仲景辨阴阳,择辛热保民康。在医圣故里、中医祖庭南阳,也有一位火神派传人:乔纪梁,被业界誉为“乔火神”。他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专业二十余年,已成为南阳火神派中医的中坚力量;擅长应用针灸、穴位注射、小针刀、穴位埋植等中医药非药物疗法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跌打损伤、股骨头坏死等,对内科、妇科、儿科常见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独特,疗效显著。

  多年来,乔纪梁医院行医。如今,他受聘为河南滋养堂中医药研究院研发顾问、宛仲滋养堂国医馆负责人及巡回坐诊专家。具体诊疗服务安排如下:上午,在南新路赵营社区宛仲滋养堂国医馆(加油站斜对面兆民示范巷牌坊进去路北)坐诊;下午,在人民北路太平庄社区静雅小区卧龙滋养堂中医馆坐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unqing.com/jbby/10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