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呛呛……”随着铿锵的锣鼓声和起伏的二胡伴奏,寨里大渔池和美艺术团的排练开始了,标准的唱腔、传神的动作,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令人惊讶的是,这唱戏的并不是专业的莱芜梆子演员,她只是一个才成立一年时间的乡村艺术团的演员。而像她这样的爱好者在和美艺术团还有30多名,他们组成了一个乡村剧团,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也提升了村里的文化品位。而这个乡村剧团的创始人,就是我们本期的主人公,和美艺术团团长苏增春。没事的时候苏增春也会到排练室过过瘾创作演出,能文能武苏增春今年66岁,年接手大鱼池村牵头成立的和美艺术团,担任团长。是团里的多面手,能文能武。团里演出的小品都是他创作的,除了传统剧目的老戏,团里演出的现代戏也是他写的剧本。吹吹打打的各种乐器,也都能上手。有时候演出,哪个位置缺了人,苏团长就顶哪个位置的缺。“没办法,剧团刚成立时,人员很少,资金也没有,请不起编剧、导演,我又爱好写作,就只能是硬着头皮自己上了。”苏增春笑着说,还算顺利。到目前为止,不管是戏曲还是小品的本子,已经写了不少。有《搬迁风波》、《抗震救灾》、《安度夕阳红》、《血泪深仇》以及环保小戏《鸭场搬迁风波》等戏曲的剧本,这些剧目都已经排练好了,去年、今年也成功演出了很多场次,是剧团里比较成熟的剧目了。这些小戏的反响不错,老百姓很喜欢。去年年底,剧团还参加了市里举办的莱芜梆子剧目展演,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寨里镇上的庆七一文化演出上,剧团捧回了第一名的奖杯。这些成绩都是对我们剧团的肯定。苏增春说:“小品的剧本也写了不少,有《媒婆说亲》、《父母官》、《娘俩出嫁》、《识破骗局》等,都已经是成熟的作品。有时候心里痒痒了,我也客串个角色过过戏瘾。”爱好写作,自学成才苏增春是地地道道的大鱼池村人,打小家里条件很艰苦,直到13岁才上小学,无奈只上了两年,15岁的时候迫于家庭的压力就辍学干活了。年,家里的条件稍微有些改善,苏增春就去青岛当兵了。幸运的是,苏增春在青岛当兵的5年正好赶上中国成立武警部队,而他就被选上了,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代武警战士。“我的文化水平有限,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怎么上过学。”苏增春说,而我最骄傲的就是成为了咱们中国的第一代武警战士。苏增春在当兵期间,非常勤奋。苏增春说:“别看我没上过几天学,但是我的识字量还是可以的,平时我也喜欢看书,看到好的句子、段落、文章,我就会抄下来,反复看。”在部队当兵的5年,对于苏增春来说,是重要的5年。在这5年期间,他有幸进入了部队的剧团,搞文艺。对于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苏增春非常珍惜。除了平时正常的业务素质训练,剩余的时间他都用来学习。学文化,学唱段,也试着搞创作。快板、二胡等乐器也自学掌握了,随手就能来上一段。唱戏完全是听录音自学的。后来复员了,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留在青岛打工。在打工期间,苏增春再忙再累也没有放下他对文艺的热爱。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小说《农民工之歌》,年,全本完结,足足26万字。由于不会使用电脑,他所写的作品都是一字一字写在稿纸上的。现在,苏增春在忙着剧团业务之余,正在创作他的第二部小说《崂山少侠》,第一稿已经完成了22章,24万字。“再有两章,这本书的第一稿就完成了。这本书总体来说写得还算顺畅,构建好框架,写起来很快。”苏增春高兴地说,不管是剧本,还是小说,我都是晚上写,好像晚上的灵感更强一些。一般吃过晚饭,稍微休息一会儿,看会儿电视。9点左右,我就去书房写稿了,有时候灵感来了,一写就是一个通宵。在苏增春的家里,记者看了苏增春的全部作品,都是手写稿,字迹工整,很好看。记者询问苏大爷以前是不是专门练过书法。苏大爷说:“没有,学都没上过几天,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书法,就是平时没事的时候自己瞎写的。”因为热爱,所以执著苏增春是二级伤残人士,随着年龄的增大,苏大爷又患上了双侧股骨头坏死。虽然经过这几年的治疗,有所缓解,但遇到天气不好或者过度劳累时,他虽然疼痛难耐,但每次排练和演出,他从未缺席。“我是团长,我就得对整个剧团负责。所有的事情我必须冲在前头,才有资格去管理我的团员们,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如何去要求别人做好呢?我的身体条件如此,大家也很照顾我,干不了重活,就干轻快的活。”苏大爷一本正经地说。“剧团的资金有限,买不起道具,我们团员就自己做。”苏增春说,虽然简陋,但演出时缺了这些还真不行。现在的排练室在原来的鱼池小学,也是跟村委协调借来的。“先凑合着用吧,等条件好了再考虑建我们自己的排练室。”苏增春无奈地说,截止到目前,自己投入到剧团的资金已经好几万了,有自己的一部分积蓄,也有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没办法,条件就是这样。今年,我又东借西凑地凑了一部分钱,置办了两个流动舞台,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一共花了两万余元。我们剧团能走到今天,全凭我们团员对莱芜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满腔的热情。苏增春说:“每当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一片,老百姓都安静下来看我们表演,一个劲儿拍巴掌时,就是我们最大的安慰。因为像这样的剧团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和丰富文化娱乐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虽然经费、人才、剧目、水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剧团的发展,但我们还是要坚持下去,要坚持在构建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