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市胜溪湖街道宜兴村杨应海因为5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让他肌肉严重萎缩,导致终身残疾,不能干重活,只能短时间站立,多年来与母亲相依为命。老母亲又患有股骨头坏死症,平时全靠双拐挪步,而且单目失明60余年。一阵寒暄之后,只听院外传来了三轮车的声响,想着是杨应海回来了,我们便随着老太太迎了出去。因为腿脚不利索,杨应海根本无法“长途跋涉”,于是这辆三轮车变成了他的腿和脚。“咱也赚钱了,不得买点年货,跟老妈好好过个年,总不能老想着依赖姐妹们来帮衬你呀,你说是不是?”60岁的杨应海虽然残疾,骨子里却透着一股难得的精气神。杨应海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不愿意给国家、社会增添负担,时刻想着通过自己的双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摘掉头上“贫困户”的帽子。在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开始努力钻研育苗与核桃树修建养护技术。“别人给指了一条致富路,那就做出个样子看。”杨应海心里憋着劲。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应海的努力也得到周边村人的认可。“我也算是‘有产业的人’了。”一向不苟言笑的杨应海开起了玩笑,“这不还没打春呢,就有菜农给我打电话订购菜苗啦!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言语中,杨应海的高兴劲儿怎么也藏不住。屋里老式柜箱上,摆满了各种荣誉证书,每一个都被杨应海用透明的文件袋“封存保护着”,看得出,这些荣誉都是他倍感珍惜的。他一边忙着擦拭手里的证书、奖杯,一边还不忘跟记者介绍每个荣誉背后的故事:年被评为孝义市“勤劳致富文明户”,年被评为孝义市残联残疾人自强模范……“虽然这些荣誉都是过去式,但却是对我勤劳致富的肯定,是对我能力的认可。”杨应海说,他还要继续拼搏和奋斗,当省劳模、全国劳模,做个了不起的人!(罗丽张丽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