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
全世界每年约有
30余万人死于摔倒
其中一半是60岁以上老人
摔倒已成为老年人
伤害死亡的头号原因
家住句容的陈爷爷今年已有86岁高龄半年前不慎摔倒左大腿根最近开始疼痛、肿胀甚至无法站立据了解,陈爷爷既往有高血压、肺气肿、慢性胃炎等基础疾病。七年前陈爷爷在家中不慎摔倒,致左侧股骨颈骨折,医院进行了左髋关节置换术。这一次意外摔倒,可谓是雪上加霜。起初家人以为在家休养能好起来,后来发现疼痛越来越重,医院就诊,医院拍X光片才发现这次摔跤伤得可不轻,不仅髋臼骨出现骨折,上次手术的关节假体也出现了严重的松动移位,跑到了盆腔里。陈爷爷这种情况需要尽早手术治疗但因为高龄、基础疾病医院建议转院陈爷爷慕医院骨科就诊。主治医师唐成博士接诊后,仔细查阅X光片发现左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分离移位明显,更棘手的问题是髋臼骨出现严重的骨缺损,需要手术重建,但考虑到患者年岁已高,合并有多种基础性疾病,手术技术难度极高。
唐成博士仔细交代病情后陈爷爷和他的家人迫切希望能够手术治疗重新站起来手术前,王黎明教授、姚庆强教授、唐成博士、魏波博士组成的专家团队多次组织讨论、制定治疗方案。通过三维重建对病人髋臼骨缺损类型、髋臼重建过程、人工关节假体固定方法等做了详细分析和规划,经讨论认为针对这例复杂病人,可以依托数字医学与3D打印临床工程中心,通过目前先进的3D打印技术实现“个性化定制人工关节假体”。
这样可以一次性解决髋臼大块骨缺损和髋臼重建的难题将这个复杂病例快速、精准处理王黎明、姚庆强教授共同为陈爷爷手术,术中情况进一步证实了他们的预测:老人骨缺损非常严重,髋关节重建难度大。最终,王教授将这例病人的“私人定制”关节假体牢靠地安放在他的骨盆上,手术顺利、高效地完成,目前陈爷爷术后恢复良好,可以在助行器辅助下行走。
医院数字骨科王黎明、姚庆强教授团队,系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混合现实导航、3D打印等数字医学技术,已广泛开展个性化/精确化的人工髋关节置换、人工膝关节置换、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给众多复杂疑难的骨科疾病患者带来了健康。骨科主任医师王黎明介绍:高龄老人身体机能在走下坡路,因为手术技术难度大、风险性高,家属常常选择保守治疗。然而临床随访数据显示,如果高龄老人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大量患者会因延误治疗,或者卧床不起而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肺炎、褥疮等严重并发症,最终危及生命。王黎明教授提醒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髋部骨折的预防老年人钙质流失快,骨骼变得疏松脆弱,骨强度下降,而且老年人股骨周围肌肉萎缩,机体协调、平衡能力下降,以至于常常会在摔倒、扭转甚至轻微外伤后,就发生髋部骨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运1掌握防摔倒知识,包括注意居家环境安全,地面做好防滑处理;2穿宽松合适的衣服、防滑鞋,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行走辅助工具;
3调整生活习惯,起身、下床速度放慢,如厕时使用扶手,走路放慢,避免提重物等,减少跌倒的危险;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
5加强膳食营养,补钙、补充维生素D,防治骨质疏松。
特别提醒:家里老人发生骨折后,一要及时就医;二可以进行踝部训练,即主动活动脚背以降低血栓发生几率;三定时变换体位,避免压疮形成;四要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
如果发现伤者
先要确定周围环境是否安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不要轻易移动伤者若必须移动可以三人平托患者至安全的地方本期专家简介
王黎明中共党员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骨科临床、科研工作近50年,在关节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骨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髋臼发育不良及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人工肩、肘、腕关节置换术及关节镜下手术,多发、复杂创伤的救治,每年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近千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成功率达95%以上,在省内乃至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数字骨科专家门诊时间:周四全天、专家23号诊室
姚庆强中共党员骨科副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主要从事数字骨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针对复杂脊柱关节畸形、肿瘤、退变性疾病开展个性化修复与重建外科治疗,并针对髋膝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关节疾病的数字化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
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骨科门诊
数字骨科专家门诊:每周三上午、专家4号诊室
点击图片
在线预约挂号
推荐阅读:疫情期间,医院发热看病指南请收下!
整整齐齐去,整整齐齐回!56名驰援武汉医务人员今天平安回家!
医院告全体患者及家属书
医院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