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界高手曾在酒桌送走8人,

在中国,酒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酒密切地融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中,酒凭借它独有的“亲和力”改变着一些人的生活。说到喝酒,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酒出现最多的地方,就是各种宴席了。婚庆宴、生日宴、同学聚会等等需要气氛的活动上,酒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有很多地方都是以酒待客,才能体现出热情与真诚。

离开的朋友,离不开的酒

人们都说:“约三五好友小酌几杯,畅谈心中惆怅,便会觉得风轻云淡,此乃人生一大幸事。”可这样的事情却在张政的身上变了味道。张政爱喝酒,同样,他有一帮“臭味相投”的兄弟。他们聚在一起,觥筹交错,谈论人生。

张政37岁,却参加了8场好友的葬礼了。这8位好友都是与他酒桌上的“好兄弟”。他们是和张政在酒局上,因为饮酒过量抢救无效而离世的。张政面对这样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阴阳两相隔的教训,也反思过。

回想他自己与酒的渊源,是和父亲有关的。十五六岁时,父亲让张政陪自己出席应酬,张政会帮不能喝酒的父亲挡酒。推杯换盏间,张政的酒量越来越好,饭局的其他人还会露出钦佩的目光,觉得后生可畏。

父亲当时也只是欣慰,孩子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不曾想,事情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了。

如果一切正常的话,身为国家二级警司,工作单位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散发着凛然正气的公安机关。张政正值壮年,精力旺盛,事业处于上升期,深得领导重视。他还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个活泼聪明的女儿。这样的人生真的是羡煞旁人。

可不正常的就是,张政开始酗酒了。他随着参加的饭局越来越多,对酒是越来越痴迷,到了无酒不欢的地步。每天都要喝两斤白酒起步。这样的习惯,已经严重影响到他自己的生活,甚至他有八个朋友都是在和他的酒局上因为饮酒过量去世的。

每天在酒精的刺激下,张政患上了严重的酒精依赖症。就像毒品成瘾一样,只要酒瘾上来时,自己如果不喝酒的话,身上就像有成千上万只的蚂蚁在啃噬自己的血肉,又似百爪挠心般的疼痛。每天不喝点酒,他就感觉浑身无力,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

一次酒瘾发作时,张政正在送女儿上学的路上,此时的他视线开始变得模糊,心神不宁,强烈的不适感导致他没有抓稳方向盘,差点酿成车祸车祸悲剧。令他后怕的是自己最最疼爱的女儿还坐在副座上,巨大的冲撞力,导致孩子的脖颈受到的伤害,如果再严重些,可能就伤到中枢神经了。

张政的酒瘾越来越大,更可怕的是,在酒精的麻痹下,张政会做出自己疯狂的举动。会控制不住地与同事发生冲突,为了能多喝一些酒,他总是会醉醺醺地出现在领导面前。别人善意的劝告,他置若罔闻。

随着他犯的错误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终于张政丢掉了自己优越的工作。妻子苦口婆心地与他交谈,不见成效。日子越过越不景气,妻子感到深深的绝望与无助,下定决心与他一刀两断,带着女儿离开了家。即使这样,张政更加地借酒浇愁,有种破罐子破摔的状态。

父母不愿儿子这样堕落下去,强忍着泪水将他送往精神病院、戒酒中心。所有爱护张政的人都期待可以有所成效,父母也希望那个优秀的儿子可以重新回到自己的面前。可事与愿违,张政的眼里只有酒。

放下白酒,得到救赎

之前四次戒酒都以张政出院后,更加放纵的酗酒而失败。几近崩溃的父亲再一次与张政促膝长谈,谈到这些年的点点滴滴,讲到以往的亲情、友情、消失已久的爱情以及缺失不见的温情。

这次的张政顿悟了,放下的对白酒的执念。医院出来后,闻到白酒,只有深深的厌恶。见到头发花白的父亲,他给予这个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男人一个大大的拥抱。摆脱酒魔的折磨,是张政可以重新生活的起点。

幡然醒悟的张政,知道过去种种荒唐行径是无法抹杀的。现在的张政真心希望其他仍饱受酒精折磨,甚至被酒精控制的人,可以走出酒魔的阴影。不要像他一样失去了工作,妻女才“浪子回头”。

张政现在是“中国反酒第一人”,戒酒成功的他成为了一名戒酒讲师。以自己为例子,张政每天奔波在全国各地,讲述酒精的危害,拯救一些家庭濒临破碎的“酒鬼”

铁链捆绑的“酒鬼”

历史上与酒结缘的人,比比皆是,诗仙李白自称酒仙。在《将进酒》中:“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似乎给后世爱饮酒之人,留下了最美的理由。

一位老妇人,每次外出摆摊前,都要颤颤巍巍地爬到阁楼上,将一个中年男子用铁链一圈圈地缠住,把锁在柱子上,困在这方隅之间。这男子名叫张瑞,是老妇人的儿子。一个嗜酒的人,他之前是一位货车司机。自从爱上喝酒之后解愁千万的感觉,便一直在家守酒度日。

无业游民的张瑞,让妻子寒心,让母亲落泪,让自己悔恨。清醒时的他恳求母亲拿铁链锁住自己,奈何酒瘾上来的他,就像红眼的怪兽,挣脱铁链,不顾一切,甚至放下尊严去乞讨酒钱。妻子不愿看到这样的场景离开了这个失去顶梁柱的家。

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原本健康的儿子,现在因为过度酗酒,身患多重疾病,肝腹水、股骨头坏死、心绞痛……全家的生计只靠年迈的母亲摆地摊维持。

后来张瑞所在的社区,得知他的情况为其申请了医疗补助,还帮他办理了残疾证和低保证。所有人都希望张瑞可以像张政一样,成功戒掉酒瘾,成为一个正常人。

何以解忧,“不”唯有杜康。

在中国,酒文化其实是一种社会文化。酒慢慢的与中国的人情世故联系起来。但大家要学会做酒的主人而不是奴隶。适度饮酒一直以来都和健康有关,法国人有一天一杯红酒的习惯,用以保护心脏。

有许多长寿之人也每天爱喝几两烧酒,酒有舒筋活血的功效,只要控制得到,对人的健康是有益无害的。小酌几杯,还可以陶冶情操。

很多人接触酒,受其“解忧”的神奇能力,其实不然。治标不治本的缓解方法,只会让受苦人在醒酒之后更加的痛苦。寻找合理的宣泄途径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而不是靠牺牲身体健康的酗酒,来体验一醉解千愁的时快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unqing.com/jbzd/99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