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章先生十周年纪念册一

朱汉章先生十周年纪念册(一)

      

踏着恩师的创新之路继续前进………庞继光

永远的导师——朱汉章………………张秀芬

大爱济社稷仁术渡苍生—缅怀恩师朱汉章………………………………………崔秀芳

难忘一段异国缘——怀念朱汉章先生…………………………………………王凡

百智心语………………………………柳百智

纪念朱汉章老师逝世十周年—愿汉章精神永存………………………………………周钰

.10月----缅怀汉章老师往生十周年………………………………………王海东

纪念朱汉章教授先生十周年…………孟凡品

纪念中国针刀医学创始人汉章教授…卢胜春

踏着恩师的创新之路继续前进

庞继光

针刀医学之路已经走过四十个年头,针刀医学的创始人朱汉章先生,我的恩师离开我们也已经十个年头了。

回顾二十多年前,朱老师引导我走上针刀之路起直到今天,真是感慨万千。但却觉得无从谈起,因为有太多的记忆一起涌上心头,如何下笔,难住了我这老人。

记得是一位针灸医生带来了一些针刀资料,使我接触了针刀,我仔细阅读,也试着实践去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并有深入学习针刀的念头。

终于在年1月从冰天雪地的东北,坐了一夜的火车来到了北京,踏进了中国中医研究最高学府的大门,来参加针刀学习班。我一见朱汉章老师就给我心头上一大震撼,年纪轻轻、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一派大将风范。聆听讲课,则心情异常兴奋。当他约我医院时,我便欣然同意。本来就想好好学习针刀,哪能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

跟随恩师五年,经常向老师提出各样的问题,朱老师总是与我仔细的探讨。医院的五年时间,是我针刀之路至关重要的五年,使我在针刀医学上有很大的进步。我掌握的针刀医学的一切,都是朱老师的教诲与帮助的结果。

医院的五年中,我亲眼目睹了朱老师的繁忙与劳累,他每天早早起床,医院行政事务,下午虽然休息,晚上则上接待各方来客,有更多的专业业务研究和患者治疗,至少要到午夜之后往往通宵达旦,不仅如此,休息日还要著书立说,研究各种尖端问题。看到他睡眠那香甜的样子,你就能想到他多么的劳累。

年10月14日我去吉林讲课的路上,听到恩师去世的消息时,我潸然泪下……

朱老师走了。您走的太早了,您还是事业走向登峰造极的路上。有多少研究课题在等着您;有多少学生在等着您传授您讲不完的知识、技巧与思想;您还有更多的事业尚未开始。您过早的离去,这是中国医学界的一大损失,是世界医学界的一大损失,您创建的针刀医学开创了新一代的微创外科学,是外科学的一次革命。

您在《针刀医学原理》中指出:“针刀医学将西医的开放型手术变为闭合型手术,针刀治疗可达到切割、松解、剥离、消除病灶的目的,也就避免了外科手术的后遗症和并发症的产生……针刀医学又运用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创造了一整套关于闭合型手术的理论,从而使中医针刺疗法和西医的外科手术方法融为一体的闭合型手术疗法,可以直接应用于临床的、可操作的一种新的医疗技术。”现在可以告慰恩师的是:您的理想已经用您的针刀微创手术实现了,我们的医疗实践已证明:针刀可以将病理组织转化为正常组织,多年的瘢痕包块消失了,多年的外伤疤痕平复了,挛缩的关节间隙开大了,粘连在一起的强直的关节活动正常了。

无数的事实证明您的针刀医学理论千真万确,您指给我们的针刀之路是一条光明大道。

恩师,您人走了,但您的针刀医学创新思想的灵魂仍在,您的金质奖章和军官勋章仍然闪闪发光,以您名字命名的朱汉章卫星仍在日夜不停的转动,您的创新思想之光仍然照耀着针刀后来人。

在祖国繁荣昌盛,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针刀人也在奋发努力。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涌现。相信不久的将来,恩师在天之灵也会感知,针刀医学定会创造中西医结合的新一代医学。

我们针刀人会踏着恩师的创新之路继续前进,为全人类造福!

庞继光

.10.11

      

永远的导师—朱汉章

——张秀芬写于针刀发明四十年朱老师仙逝十周年

岁月如梭白马过隙,转眼老师已离开我们十年,但老师的音容笑貌却依然那样清晰……,数点铭刻在心的往事,心头总会漾起一种幸运和温馨之感,无论走到哪里,这幸运和温馨都一直陪伴着我,成为割舍不掉的情结。在跟随老师的多年中,一起经历了针刀发展史上的几件大事,使自己收获颇多。

老师是个性情中人,性格有奔放豪情的一面,也有十分内敛沉静的时刻。记得在.10月,在美国纽约世界第四届针灸学术大会上,意外邂逅7年未见的朱汉章老师,并做了详尽的交流。回国后,我便参加了首届出国老师培训班,此班只招六个人(学习班的盛况,在年“永远的老师”一文中已写)。那时,对于我们毕业考试是每人45分钟的专题答辩。医院的几位专家,医院的邢东明博士,崔秀芳老师当时医院进修,也到了答辩现场。我答辩的题目是“阐述骨质增生新病因病理学”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六个学生的答辩很优秀,老师十分满意。朱老师高兴时喜欢小唱,在毕业典礼的晚宴上,老师和同学一起畅怀,放声高歌……老师音准不是很好,音质也不是很浑厚,不像李力老师那样专业,有范。可那天,老师每一首歌都会唱得很用心,十分投入……印象最深的是朱老师唱得《朋友》。那时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朱老师几乎是抑扬顿挫的朗诵着歌词,一手拿着麦克风,一手用力的挥舞着,邀请着大家……老师唱得那么用动情,我被那新颖的歌词所感染,更被老师他那真诚的表情所感动。朱文学院长,罗建民主任,田兴主任和我等都跑到前面和朱老师手挽手一起唱: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老师同学都沉浸在这美好的旋律之中很久,很久……。朱老师在休息时对我说:我非常喜欢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她告诉我们出一个道理:人生的旅程需要朋友的互相支持和陪伴,人的事业的成功需要朋友们齐力合作……这次,我记住了团队的力量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后来,这六个学生中,出了三位两会的副主委,其中就有解放军新疆的田兴主任、四川的罗建明院长)。

在年的九月的一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邀请30多名中西医专家,举行了关于针刀疗法的听证、鉴定会,地点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京港湾酒店。当时我和海总乔晋林主任等,在忙着帮朱老师接送外地专家和各种后勤保障工作。记得主任委员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王雪苔教授,副主任委员是:医院骨科博导陈君长教授和解放军医院针灸科硕导石现教授。其他还有医院骨科博导:俞永林教授、第三医院骨科博导:王爱民教授、山西科大学第一临界床学院影像医学(超声)博导:刘望彭教授、大连医院骨外科:韩来霜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解剖教研室硕导:李来东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博导:赖新生教授、中国协和医院病理生理学博导:郑超强教授。还有李力教授、李森恺教授、温海涛教授、卢子荣教授、宋文阁教授、易秉瑛主任医师等大咖们。会议室设在三楼,我们忐忑不安的在外面等候着,朱老师需要什么文件、证明,我们立即递送进去,一步也不敢离开。我时而听到从会议室虚掩的门里面传出专家们激烈讨论的声音……。经过漫长的7个小时论证讨论,在下午五点半左右,结论终于出来了:“针刀疗法是我国原创的医学”:1.针刀疗法在针刀刀具、微创闭合性手术方法、动态平衡失调导致慢性软组织损伤和力平衡失调导致骨质增生理论等方面具有创新性。2、针刀疗法有比较完整的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3、针刀的治疗效果是可靠的、真实的。4、针刀疗法理论,已经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医学学科的新学科。……至此针刀疗法完成了”小针刀疗法”到“针刀医学”的跨越!当朱老师走出会议室宣布这个消息时,大家忘情的雀跃起来……可朱老师只是面带微笑站在那里,掩饰不他住内心激动的是:握香烟的右手在不住的颤抖……这次,我懂得了执着的,扎扎实实的做好一件事情,需要不懈的努力!

年2月21日,国家科技部次以议题:“针刀医学发展与中医现代化”的香山会议召开了。这是香山会议有史以来,第二次以中医为议题召开的会议。香山科学会议主张学术平等,鼓励对原有理论提出质疑,提倡发表不同意见和提出非常规的思考。会议在宽松的环境和多学科交叉的自由讨论中,基于对已有进展的总结和评论,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剖析关键的科学前沿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探讨学科新生长点。以此总结交流针刀医学的最新前沿科学问题,以期推动我国这一自主创立的医学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

记得有40多位我国中西医专家到会。会议聘请世界针灸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王雪苔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学院中医针灸学石学敏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长刘德培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教授和西安医科大学陈君长教授担任会议的执行主席,共同主持会议。天津医科大学吴咸中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郭应禄院士、中医院翁维良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赖新生教授、协和医院李森恺教授、解放军医院石现教授、中医院温建民教授、复旦大学丁光宏教授、国家科技部的杨处长等42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中心议题:1.人类医学发展现状2.针刀医学的理论和技术3.针刀医学的发展与中医现代化展望。朱老师首先向会议做主题评述:针刀医学概述,老师神定自如,娓娓道来…..内蒙古医学院副院长李力教授做:针刀医学新的诊疗理念的创新价值和实用性的研究报告;石学敏:针刀医学的发展对中医现代化的意义。专题发言的有:任月林教授脊神经触激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研究报告;李森凯教授的针刀医学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乔晋琳主任的针刀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随机对照观察;易秉瑛老师针刀治疗晚期强直性脊柱炎(AS)例临床研究报告;陈关富主任的针刀综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例临床报告。我的发言专题是关于《针刀治疗对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液动力学及X线影像学的影响》。因为这是我在-年期间武警部队的立项课题,年完成。那时,我在年发表了《针刀结合手法治疗环枢关节紊乱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并在年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年发表《针刀三步神经定位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临床研究》在年获武警部队医疗成果三等奖。这也是在全国比较早获得省部级的科技进步奖、医疗成果奖项之一!同时,在老师撰写第一稿《针刀医学原理》这本书时,我参与编写的也有这个章节,故对其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疗效,我是胸有成竹,是答疑起来得心应手的。

最后会议上报国家二级部长的简报:朱汉章教授首创针刀疗法,把针灸针与外科手术刀的两种长处融为一体,明显提高了对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此后其适应症经过不断探索,也从骨伤科疾病扩展到了内外妇儿等。针刀医学是我国医学科技工作者在传统中医针灸理论指导下,借鉴当代医学研究成果创建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并在解决多种久治不愈的疑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刀医学是在针刀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门新学科,是中西医相互渗透的产物。成为中医学发展创新和中医现代化的方向之一。

三天的会议结束后,送走专家天色已晚,我们几个专题发言人,竟然有气无力的坐在楼梯上,相对无言…..是紧张后的松弛,还是胜利后蓄锐?说不清楚。只有朱老师手拿着香烟,站在楼道的窗前眺望着远方,若有所思的说:大家起来,还有事呢!……我们知道老师又有了新的思路……这次的参与,我懂得了什么是大气魄,什么是大格局。

经历和见证了针刀发展的几个重要环节,也领略了老师几次大的举措,我懂的了成功的人要有:1、超出常人的格局,胸怀;2、坚定不移的信心;3、坚持不懈的努力、4、百则不挠精神!这同时启迪了我,历练了我,也提升了我的人生目标!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执着的信念、创新的思维!从而,扎扎实实、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把针刀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去做好。年以来,在有关针刀医学方面,先后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颈椎病、骨性关节炎),武警部队医疗成果三等奖三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

现在,我不仅仅主持了武警部队和德国西门子中国中医研究院资助的课题,还参与承担国家“”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部12.5支撑项目等,单位也评为武警部队针刀研究所。我们从年开始接受外国留学生,现已培训外宾美国、挪威等人次。挪威自年--年,连续四年,美国纽约传统医学研究生院连续八年(-年)到我院学习参针刀医学,有力的提高了针刀医学在国际上的影响。

这十年工作中,我随手翻开有关针刀医学的书,或是在针刀这个行业的各个地方,不论走到哪里都会看到朱老师的照片:他依然眼含笑意,温和如昔,与他对望不到五秒,我的视线就会被眼泪模糊…..看着他,感觉他分明还在!可所有的信息告诉我,朱老师已经永远地远去了,十年,那一串数字承载了太过沉重的情感。虽然学术也只是某种象征符号下的意义体系,但作为朱老师的学生,曾经拥有无上的幸福。悲伤是人生的基调,而这幸福却是永恒……

朱老师--您是我人生永远的导师!放心吧老师,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大爱济社稷仁术渡苍生

——缅怀恩师朱汉章崔秀芳

时间飞逝,转眼我们敬爱的恩师汉章先生已离开我们已经十年。可是先生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于眼前,令我们魂牵梦萦!更令我们不能忘怀的是先生的“明明大德”和谆谆教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中的总纲,“明明德”就是光明正大高尚之德,“亲民”是说创新有作为,“止于至善”是指做对社会和人类有贡献的事。只有如此,才可成为能够为人类做贡献,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伟业的人。《大学》中这三纲,先生您都做到了,您是我们的楷模!

  世间有三大不朽,即发明创造不朽,建功立业不朽,著书立传不朽,而汉章恩师集三大不朽于一身。这是何等的“明明大德”!

  “针刀”的发明与爱迪生当年发明“电”一样伟大,“电”使世界变得明亮,同样“针刀”可以征服病魔,使人类少受了许多无端病痛的折磨,让人们幸福快乐地生活。“针刀疗法”的形成,为人类医学界注入了活力,这一疗法以它“大道至简”独特的操作、无创无痛的神奇疗效和自然绿色的诊治结果,开辟了治疗学上的新天地。正是“针刀医学”学科的创建,则更彰显了先生的博学和睿智。“针刀医学”是先生集思想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医学大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集中体现。

  试问:发明创造没有“明明德”怎能做到?不懂“亲民”怎能做到?而汉章先生正是从发明针刀、创建“针刀疗法”和“针刀医学”践行了我们中华民族一贯倡导和奉行的“大学之道”。当今“国学”盛行,而您是践行国学的典范,您是我们的榜样!

如此的践行您并没有止步,您又以仁爱之心、博大的胸怀去身体力行并皆尽全力推广之。医院并发展成为医院,医院的同时,又组建了世界级和国家级学会,即今天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医学专委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

正是这些组织机构的创建,使针刀疗法的推广加速了至少数十年,也正是这些平台的有力支撑才造就了今天庞大的针刀医学从业队伍,才使针刀医学问世,才使针刀医学登上大学的殿堂。一门新学科一经被大学所接受,就意味着她已被国家和民众承认,就奠定了她的历史地位,针刀医学将被世世代代传承。

在汉章先生的率领下,我们这些针刀医学工作者们为保障全国乃至于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荣获大奖、我们收获殊荣、我们备受尊敬,这每一步的成绩都是您给予的,而您给予我们最大的财富是让我们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和人类有用之人,我们还必将获取幸福人生!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恩师已经用您一生践行了,以至于最终把生命都献给了这个伟大的事业!如果说一生的学习、奋斗和修养就是修身的话,先生就是用一生所创的丰功伟绩修得了“正身”,如果把我们针刀医学在各行各业领域里说成是国家大家庭中的一员,那不正是先生用毕生修得“家齐”吗?家齐则国治,国治则天下平!有了先生您这样的能为国为民排忧解难的“大家”何愁不能“国治”呢!所以先生是我中华民族的骄傲!若我中华民族有千千万万像先生一样的能“身正家齐”的仁人志士,何愁天下不和谐、不发展呢?!先生所发明的针刀和创建针刀疗法以及创立针刀医学,无论是对社稷苍生还是对您传世的弟子们都是一份最最保贵的财富和遗产,这份保贵的财富和遗产已经正在而且将来也一定会济社稷渡苍生,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份“仁术”连同先生的英名和您所创建的丰功伟业将一并载入史册!将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请恩师放心!如此的伟业,定有人继承!您所培养的“十万弟子百万兵”一定不负众望,会全力以赴肩负起“针刀医学”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历史史命。

事实已经和正在证明着汉章恩师所创建的事业是伟大和不朽的,如今,针刀医学已如雨后春笋般落户于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在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医院两位院长的带领下,以老一辈针刀医学专家学者为核心,所有的针刀医学工作者们正努力耕耘。医院举办的“针刀医学·中国行论坛”常年论学术精髓;医院组织的“针刀论坛”每期举办,所有的这些举措,使针刀治疗成果层出不穷,针刀人材培养后继有人!目前,医院、研究院、研究所已在全国乃至世界遍地开花,更可喜的是:今年新年伊始在您的弟子崔秀芳的多年努力推广下,北美针刀医学会在美国洛杉矶正式成立了!完成了您生前多年的愿望!至此,针刀医学在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利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您的学生们没有因此而止步,乘势而上,为了针刀医学和汉章恩师的学术思想的“一脉相承、永续发展”,精心选拔了名致力于针刀医学事业的“弟子”于16年4月16日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完成了拜师典礼。与此同时,崔秀芳携众弟子创办的“崔秀芳中医药研究院”落户中原大地。又为针刀医学界增添了“生力军”。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中原者得天下,当今,针刀医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呼应着祖国的召唤,针刀医学已呈现一片繁荣景象,针刀人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迎接着未来!让我们“针刀同仁”们团结一致、共同携手,为针刀医学事业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终生!这赤子报国祖国的最真实体现,这是对汉章恩师的最好的报恩!

今年是针刀医学创建四十周年,而十月14日亦是汉章恩师逝世十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以一位跟随汉章恩师的老学生的名誉相约天下针刀人,共叙世界针刀情!

崔秀芳(年10月3日.修稿.于北京延庆父母家中)

难忘一段异国缘——怀念朱汉章先生

北京王凡

年的10月14日,是汉章先生10周年祭日。1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足道哉,而在针刀医学的发展史上却是一个重要时段。10年来众多针刀人高擎针刀医学的大旗,秉持汉章先生的理念,在医学领域开拓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无论是对疾病的治疗,对疾病观的理解,还是对医学理论的认知,针刀人都有了越来越大的发言权。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无愧于汉章先生传人的称号,我们无愧于这个时代赋予针刀人的历史使命。笔者作为针刀大军中普通的一员,在汉章先生仙逝10周年的今天,回忆起和先生相处的日子自是百感交集,思念之情必欲吐之而后快。

1.面子够大

我和汉章先生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年的7月7日,那是在一次针刀学习班上。当时我受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教处处长马静女士的委托,申请了针刀医学提高班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马静女士是一位从事中医行政管理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当时兼任北京针灸学会秘书长,工作关系我们稔熟。她对针刀了解并不多,据她说是时任世中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的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先生和她谈过此事,请她在北京大力推广针刀疗法,这样她找到了我。由此可知李振吉先生对针刀事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unqing.com/jbzl/6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