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供应的骨头坏死可能发生在任何部位,仅缺血性坏死就已经有40多处,在这其中股骨头坏死发病率最高,究其原因,在于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极为特殊,血液供应容易受阻。那么,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有何特殊性呢?
股骨头供血血管特点:
1、血管分布少而弱,彼此之间不易形成侧枝循环,动脉环的吻合支较少且较薄弱,易发生损伤。
2、血管较长且供血范围较大,当一支血管受到损害时,容易导致其供应部位组织的供血障碍。
3、静脉系统相对狭长而且薄弱,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容易发生血液瘀滞。
4、股骨头旋股内侧动脉分支角度大,易受血流冲击,引起血管内膜损伤。
股骨头坏死出现的核心问题就是为股骨头提供营养的血液供应出现障碍,从而导致骨细胞缺血、变性、坏死。
我们常见坏死的机制有哪些?
1、脂肪栓塞
长期服用激素可使脂肪在肝脏沉积,造成高脂血症和全身脂肪栓塞,由于股骨头软骨下骨终末动脉管腔很小,脂肪球易于粘附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栓塞,或骨髓内骨细胞被脂肪占据,脂肪细胞肥大并融合成片,使骨髓内生血细胞死亡;酒精中毒可导致脂肪肝或脂质代谢紊乱,使骨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坏死,最终发生股骨头坏死。
2、骨内小动脉损害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原来往往存在血管炎为特征的疾病,而小动脉通常是血管炎和激素的靶器官,表现为血管内膜炎、血管壁损伤、出血等,结果导致股骨头供血障碍,发生坏死。
3、骨内小静脉淤积、骨内高压
长期使用激素能增加髓内脂肪体积,造成髓内有限的空间压力增高、静脉回流受阻、股骨头血供减少;而股骨头微循环障碍造成的缺氧又引起髓内组织渗出、肿胀,加重髓内高压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股骨头缺血而发生坏死。
4、血管内凝血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各种原因可引起血液呈高凝状态和低纤溶状态,可导致血管内凝血而引起骨坏死。
5、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长期使用激素的副作用之一,由于骨质疏松,易因轻微压力而发生骨小梁细微骨折,受累骨由于细微损伤的累积,对机械抗力下降,从而出现塌陷,塌陷后骨髓细胞和毛细血管被压缩,进而股骨头因缺血发生坏死。
所以,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时,恢复血供是第一要义,无论是吃药舒经活血,还是外敷膏药治疗,恢复血供很重要!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恢复血液循环的路径,也就意味着患者血运功能得到恢复,恢复的血液可重新流到股骨头处,使骨细胞有可以再生的养分。
另外,血液循环恢复后,药物可更有效的到达患处,促进骨性修复。这也避免了单一治疗不能穿透组织屏障,疼痛反复发作或者盲目疏通并没有恢复血运带来的不利后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