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用一杯咖啡的时间,分享一些临床思考。“史医生咖啡馆”栏医院史冬泉教授主笔。作者从自己的故事出发,期待与广大同行一起尝试解答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小困惑”,寻找一些可复制的、接地气儿的创新思维与方法。每解决一个小困惑,都是一次“微创新”,医学进步的驱动力正源于此。
查房最能体现一位医生、医院的综合素养。
从见习、实习、轮转、规培到匹兹堡大学、医院、德国Charite医院进修;从电视剧到电影,一路上看过各种查房,真是众生相。非常遗憾也非常羞愧,我自己查房在很多时候也是属于“高效派”,30分钟基本查完自己的患者。
“昨晚休息怎么样?疼么?下来走走”“准备明天手术,下午主治医生和您术前交流下”“恢复不错,明天出院吧”。自己实习的时候,既喜欢又不喜欢这样的方式,回过头来看看,更多的是不喜欢。喜欢的是干净、利落、快速;不喜欢的是什么都学不到。然而,自己也渐渐变成了那个自己曾经不喜欢的样子。
既然有遗憾和羞愧,既然不喜欢,那就得改,变成自己自豪和喜欢的模式。所以,周五上午时间充裕的时候能坚持与见习生、实习生、住院医师以及硕士、博士们一起查个房,也就有了一些感想。
喊上朋友们,泡好咖啡,一起侃侃,一起回忆,令人最深刻的查房。
一、查房是发现问题、困惑的阵地
“这位患者怎么比别人疼痛反应强烈很多?”“这位患者抗凝后的瘀斑面积怎么比别人大?”“这位患者术后不用降压药,血压都不高。”“这位患者术后组织几乎一点不水肿。”“这位患者下肢力线外翻的原因是什么?”“最近几位患者睡眠好像都不太好。”……很多问题,不去寻找原因的话,也许直到退休前的一次查房还是同样的困惑。
这里想举一个睡眠的例子。
科里护士平时早上查房发现骨肿瘤患者和家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有时情绪低落,和关节的患者比起来特别明显,晚班查房时发现他们睡眠质量也不太好。可能很多时候发现了这类现象,一转身忘了。然后明天、下周、明年查房时候不断重复。
也有时候会听到其他同事来一句“这不很正常,肿瘤患者本来就焦虑,怎么可能睡得好?”一听、一琢磨,也是。然而,有心人就会回去查文献,发现这种情况在癌症患者里的确是常见的现象。而关于匹兹堡量表,之前就有过用于评估癌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报道,但是从来没有在骨肉瘤患者中评估过,所以想看下我们的患者是否的确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并且和哪些因素有关。
结果经过分类分层分析发现,化疗效果和临床分期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于是,在入院时就可以把患者睡眠的状况及原因进行归类及梳理,从而提醒我们在工作中更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