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日本的衫岡洋一(Sugioka)报告了经股骨经股骨大转子股骨头颈旋转截骨术,股骨头头颈旋转术(transtrochantericrotationalosteotomy,TRO)治疗股骨头坏死,引起广泛兴趣。此手术在日本和韩国广泛开展,取得一定疗效,而美国等西方各国认为此手术难度大,结果难以重复,故未获开展。本中心在上世纪80年代未引入此手术,经30余例超过十年的随访,显示如适应证选择恰当,疗效是满意的。
1.病理学基础:多数非创伤性ONFH的坏死病灶位于股骨头的前外侧(负重区),而非负重区的后内侧的股骨头是正常的。因此,将负重区的坏死灶移至非负重区,而将非负重区的正常股骨头移至负重区,可防止股骨头塌陷或塌陷加重,并可使关节功能恢复。
2.解剖学基础:股骨头的血供主要由旋股内动脉分支的上干骺动脉供应。此血管在股骨大转子处位于股方肌下。转子区截骨可保留此血管不受损,因而不影响股骨头血供。经股骨转子间截骨,愈合快,将股骨头颈连同部分大转子旋转,可实现手术的设计。
日本及韩国对TRO手术的适应证较宽。笔者认为,由于此截骨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创伤也不小。因此,应严格手术适应证。本中心对TRO手术的适应证为:
1.ARCO分期的Ⅲa或Ⅱc期,CJFH分型中保留部分中间柱和全部内侧柱的C1及C2型坏死。
2.年龄≤35岁,体力劳动者首先考虑。
3.坏死灶位于负重区,非负重区正常股骨头2/3。
4.关节活动度基本正常(屈曲90o,有适度内外旋),无关节畸形。
1.如何判断正常股骨头占整个股骨头的比例?Sugioka采用正侧位髋关节X线片判断,由于多数患者的X线片显示坏死区界线不清,故影响判断准确性。随CT扫描及MRI的应用,笔者认为依赖矢状位MRI或CT,观察连续多个断面,可以准确判断正常股骨头占据整个股骨头的比例。
采用MRI或CT矢状位正中断面,估计正常关节面占整个关节面的比例
2.手术入路
(1)切口:侧卧位,患侧在上,自髂前下棘至坐骨棘弧形越过大转子下约2cm。
(2)沿切口切断阔筋膜和髂胫束,显露大转子及前后肌间隙。
(3)大转子截骨:注意保护梨状肌下血管,截骨块连同臀中、小肌向上翻转,显露前侧和外侧关节囊。
(4)顺转子嵴逐块切断外旋短肌止点,注意保护位于股方肌下脂肪内的上干骺动、静脉,显露后侧关节囊。
逐块切断外旋短肌和关节囊
(5)沿髋臼缘切开前、外及后侧关节囊,必要时在小转子上切断髂腰肌的附着,
(6)在大转子截骨面上垂直股骨颈钉入两枚短的粗克氏针,自大转子下1cm,顺股骨颈钻入一枚细克氏针。X线透视确定位置。
(7)沿两枚粗克氏针的远端,大转子截骨,达小转子上1cm(第一截骨面),沿小转子上方,保护血管后与第一截骨面垂直或呈o角将股骨颈截断(第二截骨面),两个截骨面相交。(图6-9-19)在股骨大转子后侧或前侧,与截骨面垂直钻入一短粗克氏针。将截断并已可移动的股骨头颈向前或向后旋转70o~o。
共有三个截骨面(1)大转子截骨面;(2)经转子截骨面;(3)在小转子上的截骨面;(4)股骨颈方向
(8)旋转后的股骨头颈用两枚克氏针临时固定在大转子上,透视后确认后,两枚6.5mm加压螺钉固定。
(9)大转子截骨块用螺钉或张力带钢丝固定。
截骨后(1)旋转(向前或向后);(2)螺钉固定
近年来采用带钉板的固定替代两枚加压螺钉,固定更牢固,可早期活动,降低了并发症。韩国的尹择林不作大转子截骨,直接作股骨转子间截骨后将股骨头颈旋转。
主要并发症为损伤旋股内动脉的分支,一旦此血管损伤,股骨头的大部分血供中断,一旦发生此情况,则宜作全髋关节置换术。此外,尚有股骨大转子截骨块不愈合,采用螺钉或加压钢丝牢固固定可避免此并发症。
卧床皮牵引2周,待关节囊愈合可在床上活动关节(可用被动练习器辅助),2周后持拐离床,保护下逐渐增加负重,截骨愈合后(约8~12周)可弃拐行走。
手术疗效取决于适应证的选择和手术技术。
1.本中心20例23髋获得2~15年的随访,优良率为74.3%。
女,21岁,产后双侧股骨头坏死(特发性?),(1,2)双侧Ⅲa期(C2型);(3,4)左侧行旋转截骨术,右侧行打压植骨术,术后1年半,关节功能优(Harris评分左侧96分,右侧90分)
2.Sugioka本人报告向前旋转的髋,随访超过10年,按Ficat分期,Ⅱ期为82%,Ⅲ期为72%。日本Sugano报告41髋,随访11年,优良率为56%。
3.韩国的尹择林改良的TRO,39例43髋,随访2年至4年4月,40髋(ARCOⅡ期16,ARCOⅢ期24)无明显塌陷加重。Harris评分92分,仅3髋进展。他的病例中多数同时行坏死区病灶清除并自体松质骨打压植骨。
4.Sugioka本人报告向后旋转43例51髋。这些病例均为ARCOⅢ、Ⅳ期病例,随访12年(1.2~21年),30髋(65%),无进行性塌陷,他认为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为坏死股骨中保留的正常部分在34%以上。
5.笔者认为,如严格手术适应证,技术无缺陷,Sugioka截骨术在股骨头坏死的保存关节治疗中还是有其地位的。这类截骨术后的患者日后若再作股骨转子下内外截骨术则宜慎重,因为此种截骨术使股骨髓腔移位。如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也不会遇到太多困难,因为股骨髓腔未被干扰。
6.Sugioka截骨术最主要并发症为术中旋股内A、V断裂,故术前应有THA手术的准备。
本文节选自李子荣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骨坏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