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秀今年六十九岁,老伴去世两年多了,现在她一个人过生活。
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县城的工厂里打工,一个在家种地,闲时就到镇上的劳务市场打打工。
李玉秀的老伴是个很精明的人,他在世的时候以做生意为生,赚了不少钱,除了给两个儿子每人盖了一处院落,娶媳妇成家以外,还积攒下四十多万元,他看病花了近十万,还有三十多万留给了老伴。他临走的时候拉着老伴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这些钱是留着给你养老的,两个儿子都成家立业了,也能挣钱了,一分钱也不能再给他们,更不能和他们说钱的事儿。
李玉秀对钱看得并不是很重,她认为老伴说得有点严重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吗,他们有事儿自己能不管?再说老了早晚还得指望儿子啊。因此她虽然没有跟儿子们说起过钱的事儿,但儿子有事她出手还是很大方,大儿子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她拿了一万元,二儿子买车她又拿了一万元,平时除了儿子给她点儿粮食,从来不让孩子们花钱,还时不时在生活上补贴他们。
两个儿子也知道母亲存了点钱,但具体有多少并不清楚。
李玉秀从六十岁开始就有腿疼的毛病,医院拍过片子,医生说是股骨头坏死,右腿比左腿严重,经常靠吃药缓解疼痛。
最近这两年,她腿疼得越来越严重,甚至出门走走就得拄着拐杖,最后不得不让儿子医院,又是拍片又是CT折腾了一遍,医生严肃地告诉她,你的股骨头坏死已经很严重了,不治疗的话很快连路也不能走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手术,置换人工股骨头。最起码右腿必须得置换,左腿可以观察两年再说。
咨询了一下医药费,医生说单做右腿除去新农合报销以外,最起码也得花六万多元。考虑好了的话可以马上安排住院。
李玉秀实在疼得厉害,况且自己还不到七十岁,以后的岁月总不能瘫在床上吧?再说自己也能负担这笔费用。她刚想答应住院手术治疗,忽然间心头生出一个念头,随即改变了主意,对医生说要回家考虑考虑。
回家以后,李玉秀把两个儿子叫到身边,说,我实在疼的受不了了,光靠吃药唯持也不是长法,我想去做手术。你爸爸在世的时候是有点钱,可他治病花了十多万,剩下的这几年我也花得差不多了,要不这手术费你两个凑一凑,每人负担三万,不够的我再补上。
两个儿子听了都不说话,后来说回去跟媳妇商量商量,就走了。
第二天,两个儿子还有儿媳好像商量好了似的,一起来到母亲这里,这个一句那个一句,主要意思就是妈妈这么大年纪了,还做这么大的手术干什么呀,再说手术也有风险,万一不成功还不如不做。
李玉秀十分寒心,他们不就是不愿意拿钱吗?眼看着当妈的受罪他们一点儿也不心疼,他们小的时候有个头疼脑热自己可是连觉也睡不着啊,这就是自己辛辛苦苦拉吧大的儿子!
李玉秀下定了决心,这个手术必须得做,她给两个儿子下了最后通牒,就是去借,也得把医药费给凑齐了。
两个儿子没办法,尽管十分不情愿也还是每人医院,医院倒也没催,说是等出院时一并结算。
手术很顺利,手术后李玉秀只住了五天就出院了。出院那天,她掏出一张银行卡,交给两个儿子,说,里面是六万块钱,你们把剩下的交齐了,余下的分了吧。两个儿子都很羞愧。
经过这一次试探,李玉秀才明白了老伴的良苦用心,六万块钱他们就不愿意拿,要是得了大病一花几十万想都不要想了。也更加明白了老辈人的一句话多么有道理“爹有娘有也不如自己有啊”从此以后,她这点养老钱捂得越来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