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股骨粗医院创伤骨科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18643.html
近日,医院创伤骨科主任林涨源教授带领成亮主治医师及团队完成一例57岁右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的截骨矫形及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助患者张健(化名)摆脱活动受限的人生。五年内粗隆间三次骨折历经两次手术仍未治愈▲年术前及术后X片张健是娄底市新化县人,年11月8日因车祸外伤导致右髋疼痛、肿胀伴有活动受限,医院诊断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了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卧床一月张健才开始扶拐下地部分负重,但不能正常劳作。▲骨折未愈,钢板断裂▲年医院复查,骨折已愈合年8月,张健在扶拐行走时突感右髋部剧烈疼痛,医院就诊,完善X片检查后发现骨折未愈合,钢板断裂,遂予以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年3月,张健复查的X片显示骨折已基本痊愈,医院将钢板拆除。仅仅过了不到半年时间,年8月6日张健右髋部再次发生剧烈疼痛,同时活动受限,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右股骨粗隆下再次骨折,予以单边外固定架固定。随着术后定期复查显示,张健的骨折也逐渐愈合了,于是在年1月拆除了外固定架。▲年8月,右股骨粗隆下再次骨折▲外固定架术后,骨折逐渐愈合在近1年半的时间内,由于外固定架一直放在右大腿的外侧,张健一直没有穿过正常的裤子,也一直没有摆脱拐杖的帮助。原本以为这次会恢复正常,但令张健感到意外的是,今年2月份在行走时再次感右髋部疼痛,此次诊断仍为右股骨粗隆下骨折。鉴于之前病情反复、经年不愈,医院推荐张健到医院创伤骨科进行手术治疗。多次骨折形成畸形愈合数字骨科技术破解难题在家养伤的五年,原本从事建筑行业的张健什么重活都干不了,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家务。家里没了主要经济来源,几次手术下来,费用的负担也不小。所幸的是,张健的两个孩子都很争气,儿子是清华大学硕士生毕业,女儿是武汉大学毕业,他们共同负担起父亲的手术治疗和生活上的费用。▲医院创伤骨科的术前X片张健坦言:“这几年我的生活都没有脱离过双拐,原本干力气活的,现在走个路都费劲。在本地做了两次手术,没有治好,自己很难受,也给家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希望这次来湘雅能够一次性治好。”怀着恢复正常行走的希望,张健来到了林涨源教授处寻求治疗方法。▲3D截骨矫形设计林涨源教授为张健的病情进行仔细的评估后认为,尽管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骨折后极少发生不愈合的情况。但他的情况比较特殊,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五年间多次反复,形成了畸形愈合和髋内翻,下肢短缩约2cm,加上现在粗隆下的骨折,这既要给他的股骨近端截骨矫形,同时还要固定骨折。相比一般的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情况更复杂,难度也更大。医院数字骨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难题就变得迎刃而解。3D打印导板+髓内钉技术助患者恢复正常行走术前,林涨源教授根据患者的CT数据和X片全长先进行数字模拟,然后通过3D打印技术为患者量身定做了截骨导板和复位导板。▲林涨源教授带领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于3月30日,林涨源教授带领成亮主治医师及团队为张健实施了手术。在短短2小时的手术中(以往同类手术需要4-5小时,术中需要反复的X透视),林涨源教授通过术前设计并打印的3D截骨导板为股骨进行截骨矫形,然后通过复位导板将骨折临时固定。最后运用微创髓内钉技术植入髓内钉将患者的右股骨粗隆下骨折固定。固定牢靠后将截下的骨头进行断端骨移植,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2天患者就可以扶拐部分负重进行行走了。▲术后X片▲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张健摸着自己的腿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医院,感谢林教授、成亮医生以及整个手术团队,他们认真负责、技术过硬,手术做的很好!这几天我已经可以慢慢地扶拐行走了,相信我可以逐渐回归正常生活,不再给孩子们添麻烦了!”近年来,林涨源教授在骨盆、髋臼的诊治方面进行了许多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包括骨盆骨折的微创治疗,Starr架复位通道螺钉固定技术,儿童及老年髋臼骨折的治疗,AR技术应用于骨盆髋臼骨折等,为许多骨折骨创伤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专家介绍▲医院创伤骨科主任林涨源教授林涨源,医学博士,医院创伤骨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年10月-年1月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担任AOfellow;年4月-年7月医院担任OTCfellow。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创伤学组委员;湖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创伤学组副组长。主要从事四肢骨与关节损伤及骨盆、髋臼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工作,擅长复杂的四肢关节骨折,骨盆髋臼骨折。-END-

长按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yunqing.com/jbby/55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