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硕视点面对疫情影响 http://www.longmaoz.com/grxycx/5466.html
本文原载于《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年第2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危害与挑战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最常见的髋部骨折,好发于老年人。据文献[1,2]估计,到年全球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数量将超过万。股骨转子间骨折属于关节囊外骨折,很少影响到股骨头血供,因此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几率较低[3]。然而,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患者年龄越大,合并内科疾病越多,预后越差。近年来,有研究[4,5]报道显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死亡率为27%~30%,而骨折后保守治疗1年死亡率更是高达36.2%~50.0%,该骨折被称之为老年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因此,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仍是创伤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与难题!
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发展与变革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式包括内固定、关节置换、非手术治疗等。15年前由于技术等原因,对于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有时不能取得理想效果。因此,这类人群不得不选择关节置换。但是关节置换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较多[6],是对骨折患者的二次打击、尤其不利于老年患者的恢复。其次,一旦并发关节假体感染,对患者来说是灾难性的[7];此外,假体是有使用寿命的,非高龄患者还面临假体翻修问题。经过近20年的创新与努力,内固定技术发展迅速,同时改变了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理念。以往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力学支撑不足、固定不稳,进而出现螺钉切割股骨头、退钉、内置物断裂等致使固定失败,尤其常见于不稳定型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而新型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充分解决了上述问题,如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的出现使得大批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不再需要关节置换。目前,关节置换多作为内固定失败的补救措施,而非手术治疗则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
本期重点与亮点
中国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发展也得到了《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的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