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平均年龄70岁,女性多于男性,是威胁老年人健康最大的创伤疾病之一。
医院骨病科郭海牛主任医师介绍:由于粗隆间属于关节囊外骨折,血运丰富,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但保守治疗易出现髓内翻,形成畸形连接,承重力线的改变,导致跛行、创伤性关节炎,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为15%~20%,西方又被称为成人最后一次骨折。现代观念认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积极手术治疗,尽快恢复患者的功能,降低患者死亡率。近日,医院骨病科成功完成为一特殊患者施行“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郭海牛主任医师骨病科主任
整体医学研究生导师、北京市人才引进专家、全国中医骨伤院校世纪骨伤功勋专家,医院、医院等进修深造。
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病临床工作20多年,善于从病人具体病情出发,科学诊断、合理治疗、力求实效。
擅长股骨头坏死和强直性脊柱炎的量子整体医学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病、骨质疏松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尤其擅长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椎管扩大术。
患者段某,女,今年66岁,家住北京房山区。年5月22日,在家中行走时不慎摔倒,左臀部着地,致左髋部疼痛,活动明显受限,无法站起。家人随即将期送至我院急诊科救治。急查相关检查后,将其诊断为“左侧股骨转子间骨折”并收入骨病科进行住院治疗。入院时,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塞后遗症”疾病。
图为患者入院时骨盆正位片和CT三维重建。
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积极术前准备,拟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但在参阅患者正位片时,我们发现患者左侧股骨干下段有异常骨痂,再次追问病史,患者自述自行摔伤致左股骨干骨折,保守治疗,进一步明确骨折情况,给予完善左股骨干正侧位片,结果发现患者左侧股骨干前弓畸形愈合。
图为患者左股骨干正侧位片(因患者左下肢屈曲,股骨干X线片不标准):
面对如此股骨干前弓畸形的病人,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手术方案,难度都非常大,其手术难点为:
1、髓内固定:
因患者股骨干前弓处距离股骨转子较近,髓内固定短钉最短为18cm,经测量不适合;选用长的髓内钉,股骨干前弓角度大,常规进针点根本无法通过畸形处,插不到远端。
2、髓外固定:
选用长钢板,担心钢板硬度较大,折弯困难,不能适应股骨前弓角度,导致固定不牢靠。选用短钢板,又考虑到钢板远端与前弓近端产生应力性遮挡,易产生应力性骨折。
3、保守治疗:
长期卧床易并发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死亡率高。
以郭海牛主任为首的骨病科医疗团队,术前仔细测量,反复模拟导针穿过髓腔路径,最终决定选择“闭合复位髓内长钉固定”方案,并且在手术进针点的选择上要较正常略偏前。手术于05月26日如期进行。术后给予其抗炎、消肿、预防感染及静脉血栓等治疗。年06月09日,段女士顺利出院,出院时左髋部疼痛基本缓解,可扶拐行走。
图为患者术中照片。
术后-06-01照片。
赞赏